蜜蜂在云南省普洱市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的咖啡花间飞舞(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新华社昆明4月19日电(记者吉哲鹏、赵智钦)春日午后,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一株株咖啡树顺着山岭绵延到远方,微风吹来阵阵咖香,欢声笑语从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传来。
在咖啡田里、晾晒场上、冲煮台前,一群咖啡爱好者在这里开启全新的义工体验。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把寻找咖啡的旅行与义工任务结合的咖啡义工成为许多年轻人了解云南乡村的新方式。今年3月初,27岁的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杨卓青因为论文的田野调查来到南屏镇。“我在村里知道了咖啡义工,就来到了这个庄园。义工生活结束后,我还会继续到村里为论文收集素材。”杨卓青说。
4月18日,27岁的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杨卓青在云南普洱市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冲泡咖啡。新华社发
以茶马古道、野生古茶树和普洱茶闻名的普洱市,近年来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产区,2022年咖啡种植面积67.9万亩、产量5.57万吨,综合产值达50.45亿元。
连片的咖啡种植园成为普洱的一道靓丽风景,以咖啡原产地为目的地的旅游业日渐红火,咖啡义工也是其中一种。“现在,许多咖啡庄园都招募义工参与‘从种子到杯子’的咖啡全链条生产流程,义工也通过咖啡了解和参与乡村发展。”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的创始人、“90后”杨鸿简说。
大开河村是思茅区最早实现咖啡规模化种植、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村庄。杨鸿简曾经是一名教师,他的祖父、父亲是当地最早从事规模化咖啡种植的农民。作为“咖三代”,2020年他辞职回到村里打造咖啡庄园,还和合作伙伴王国李懿成立了“一杯云南”义工平台。
“通过整合有义工需求的咖啡庄园或加工厂,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帖子招募参与者,报名者可以选择心仪的地方去体验。”24岁的王国李懿说,义工的任务包括帮助接待客人、制作手冲咖啡等,而回报则是在咖啡种植园学习专业的采摘、翻晒、冲泡等咖啡加工处理技术。
借助“一杯云南”平台,仅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咖啡义工。“报名者以年轻人居多,集中在‘90后’和‘00后’。他们中有人是咖啡行业工作者,想来产地深入了解种植环节,还有人是为开咖啡店做准备,另外一些则是大学生的寻咖之旅。”王国李懿说。
在不同的季节,咖啡义工可以参与咖啡种植、管护到采摘等不同的环节。摘咖啡果是在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3月,义工们会和咖农一样到地里劳作,把成熟的咖啡红果装进麻袋,运到初加工厂。杨卓青在北京时接触最多的是速溶咖啡,但这段时间,她了解了很多咖啡种植和品鉴的知识。
农民在云南省普洱市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采摘咖啡果(资料照片,2022年1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咖啡义工项目在普洱逐渐流行。最近,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把“一杯云南”平台作为咖旅融合项目进行推广,根据劳动时间和内容给咖啡义工颁发证书。
普洱市思茅区文旅局副局长周晓介绍,咖啡义工项目有助于推动咖啡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更多人来到咖啡产区,推动普洱咖啡以新颖的方式“出圈”。
一些咖啡义工还成为连接咖啡产区和城市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从福州来的年轻人林文哲家里经营着咖啡馆,他做咖啡义工的目的很明确——更多地了解产业链前端,为今后深耕咖啡行业打好基础。
4月以来,白色的咖啡花连片绽放,一枝枝、一簇簇成为大山里的美景。“义工体验虽短暂,但洋溢着迷人的咖香,烙下了乡村生活的印记。这不仅是‘从种子到杯子’,更是‘从杯子到脑子’的过程。”杨卓青说。